樓櫓
詞語 | 樓櫓 |
---|---|
拼音 | lóu l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樓樐”。古代軍中用以瞭望、攻守的無頂蓋的高臺。建于地面或車、船之上。解釋:
(一)、亦作“ 樓樐 ”。古代軍中用以瞭望、攻守的無頂蓋的高臺。建于地面或車、船之上。
《后漢書·公孫瓚傳》:“今吾諸營樓樐千里,積穀三萬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變?!薄逗鬂h書·南匈奴傳》:“初,帝造戰車,可駕數牛,上作樓櫓,置於塞上,以拒 匈奴 。”《北史·王思政傳》:“於是修城郭,起樓櫓,營田農,積芻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宋 王安石 《澶州》詩:“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樓櫓如邊城?!?/p>
釋義:
lóulǔ[a movable wooden watchtower] 守城或攻城用的高臺戰具。
造句:
1、 樓櫓高十余丈,綿亙數十里,旗族戈盾,望之如山。
2、 于是修城郭,起樓櫓,營田農,積芻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
相關詞語:
背山起樓楚棺秦樓寸木岑樓岑樓齊末楚館秦樓殿堂樓閣鳳樓龍闕歌樓舞榭高樓大廈海市蜃樓紅粉青樓閎宇崇樓近水樓臺空中樓閣閬苑瓊樓樓臺亭閣龍樓鳳城龍樓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