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
詞語 | 克己 |
---|---|
拼音 | kè j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克制自己的私心;對自己要求嚴格:克己奉公。(二)、商店自稱貨價便宜,不多賺錢。
(三)、節儉;儉省:自奉克己。
解釋:
(一)、謂克制私欲,嚴以律己。
《漢書·王嘉傳》:“ 孝文皇帝 欲起露臺,重百金之費,克己不作。” 唐 韓愈 《賀太陽不虧狀》:“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誠發於中,災銷於上。”《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他如此一想,早把從前作女兒時節的行徑,全副丟開,卻事事克己,步步虛心的作起人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真也使人敬仰 俄羅斯 民族的偉大,寬洪,克己,犧牲的精神。”參見“ 克己復禮 ”。
(二)、指要價低。
老舍 《四世同堂》二:“在他的職業上,他永遠極盡心,而且要錢特別克己。”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二:“ 張科長 ,你是內行,一看就曉得估價克己不克己,小號一向抱薄利多銷主義的,對老區同志,尤其要克己。”
(三)、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
《后漢書·陳寔傳》:“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剋己反善。”《北史·魏紀上》:“去春小旱,東作不茂,憂勤剋己,祈請靈祇。”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生還真可喜,剋己自懲創。”
釋義:
克己,謂克制和約束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也指舊時商店自稱價錢公道,不多賺錢。
造句:
1、 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岳陽樓》第二折人能克制自己就沒有災禍,做事不昧著良心就自然能安睡。馬致遠
2、 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出自: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人能克制自己就沒有災禍,做事不昧著良心就自然能安睡。馬致遠
相關詞語:
愛如己出安分守己安份守己察己知人沉潛剛克成己成物逞己失眾獨出己見度己以繩反求諸己奉公正己封己守殘奉公克己蓋不由己各持己見各抒己見各執己見攻無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