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
詞語(yǔ) | 半壁 |
---|---|
拼音 | bàn b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半邊,特指半壁江山:江南半壁。解釋:
(一)、半堵墻壁。
北周 庾信 《寒園即目》詩(shī):“游仙半壁畫,隱士一牀書。” 唐 王季友 《觀于舍人壁畫山水》詩(shī):“半壁仍棲嶺上云,開簾欲放湖中鳥。”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虎丘賀方回題名》:“誰(shuí)見荒池開白蓮,可憐半壁鎖寒煙。”
(二)、半山腰。
唐 李白 高霽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 九華 。層標(biāo)遏遲日,半壁明朝霞。”
(三)、半邊。
唐 劉滄 《雨后游南門寺》詩(shī):“半壁樓臺(tái)秋月過,一川煙水夕陽(yáng)平。”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 張生 ﹞歪著頭避著,通紅了面皮,筵席上軟攤了半壁。” 明 沉青門 《桂枝香·春閨怨》曲:“香銷蘭炷,衾寒蘆絮。那堪半壁燈昏,人在雨聲深處。”
(四)、即半壁江山。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二折:“區(qū)區(qū)借得 荊 襄 地,撐住西南半壁天。” 清 趙翼 《甌北詩(shī)話·吳梅村詩(shī)》:“ 式耜 方以大學(xué)士 臨桂 伯留守 桂林 ,西南半壁,倚為長(zhǎng)城,事之成敗,尚未可知。” 郭沫若 《恢復(fù)·懷亡女》:“我們已經(jīng)掃蕩了中原的半壁, 長(zhǎng)江 流域的租界也快要次第收還。”參見“ 半壁江山 ”。
釋義:
半壁,〈書〉半邊,特指半壁江山。語(yǔ)出北周 庾信 《寒園即目》詩(shī):“游仙半壁畫,隱士一牀書。”
造句:
1、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2、半壁江山就因他的一意孤行而斷送了。
相關(guān)詞語(yǔ):
半壁江山半部論語(yǔ)半籌不納半間不界半截入土半斤八兩半路出家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半青半黃半身不遂半死不活半途而廢半推半就半吞半吐半信半疑半夜三更傍人籬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