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熊
詞語 | 人熊 |
---|---|
拼音 | rén xi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羆的別名。因其直立行走時象人,故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熊》:“俗呼熊為豬熊,羆為人熊、馬熊,各因形似以為別也。”《爾雅·釋獸》“羆如熊” 清 郝懿行 義疏:“蓋熊羆相類,俗人不識羆,故呼為人熊耳。”(2).狒狒的別名。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人熊》:“ 廣西 有獸名人熊,乃一長大人也。被髮裸體,手爪長銳,常以爪劃橄欖木,取其脂液涂身,厚數寸,用以御寒暑,敵搏噬。是獸也,力能搏虎。”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狒狒》:“按《方輿志》云:狒狒, 西蜀 及 處州 山中亦有之,呼為人熊…… 閩 中 沙縣 幼山 有之,長丈餘,逢人則笑,呼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清 李調元 等《卍齋璅錄》卷九:“《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參閱 袁珂 《山海經校注·海內南經》。解釋:
(一)、羆的別名。因其直立行走時象人,故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熊》:“俗呼熊為豬熊,羆為人熊、馬熊,各因形似以為別也。”《爾雅·釋獸》“羆如熊” 清 郝懿行 義疏:“蓋熊羆相類,俗人不識羆,故呼為人熊耳。”
(二)、狒狒的別名。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人熊》:“ 廣西 有獸名人熊,乃一長大人也。被髮裸體,手爪長銳,常以爪劃橄欖木,取其脂液涂身,厚數寸,用以御寒暑,敵搏噬。是獸也,力能搏虎。”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狒狒》:“按《方輿志》云:狒狒, 西蜀 及 處州 山中亦有之,呼為人熊…… 閩 中 沙縣 幼山 有之,長丈餘,逢人則笑,呼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清 李調元 等《卍齋璅錄》卷九:“《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參閱 袁珂 《山海經校注·海內南經》。
釋義:
1.羆的別名。因其直立行走時象人,故稱。 2.狒狒的別名。
相關詞語:
一人敵矮人看場愛人好士愛人利物愛人以德暗箭傷人矮人觀場矮人看戲暗錘打人暗箭中人百年樹人傍人籬壁傍人門戶悲天憫人北道主人婢作夫人薄寒中人薄命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