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
詞語 | 捧檄 |
---|---|
拼音 | pěng x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張奉 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 毛義 去任守令,毛義 拿到檄,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來 毛義 母死,毛義 終于不再出去做官,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后漢書·劉平等傳序》。后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唐 駱賓王《渡瓜步江》詩:“捧檄辭幽徑,鳴桹下 貴洲。”南唐 伍喬《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詩:“束書西上謁明主,捧檄南歸慰老親。”明 徐渭《謝督府胡公啟》:“徒知母在而喜,頑然捧檄之情;務擬身教所先,遵以齊眉之敬。”清 馮桂芬《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毛義 捧檄色喜,固以家貧親老。”解釋:
(一)、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
張奉 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 毛義 去任守令, 毛義 拿到檄,表現出高興的樣子, 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來 毛義 母死, 毛義 終于不再出去做官, 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后漢書·劉平等傳序》。后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駱賓王 《渡瓜步江》詩:“捧檄辭幽徑,鳴桹下 貴洲 。”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詩:“束書西上謁明主,捧檄南歸慰老親。” 明 徐渭 《謝督府胡公啟》:“徒知母在而喜,頑然捧檄之情;務擬身教所先,遵以齊眉之敬。”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 毛義 捧檄色喜,固以家貧親老。”
釋義:
捧檄 :pěnɡ xí1.東漢人毛義有孝名。張奉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毛義去任守令,毛義拿到檄,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張奉因此看不起他。后來毛義母死,毛義終于不再出去做官,張奉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后漢書.劉平等傳序》。后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相關詞語:
傳檄而定掇臀捧屁飛書走檄黃人捧日里丑捧心令人捧腹捧腹大笑捧轂推輪捧頭鼠竄捧心西子推輪捧轂彎腰捧腹西子捧心眾星捧月自吹自捧千里移檄捧土加泰山檄愈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