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犿
詞語 | 連犿 |
---|---|
拼音 | lián f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宛轉貌;隨和貌。解釋:
(一)、宛轉貌;隨和貌。
《莊子·天下》:“其書雖瓌瑋,而連犿無傷也。” 陸德明 釋文:“連犿,本亦作抃…… 李 云:‘皆宛轉貌。’一云:‘相從貌。’謂與物相從不違,故無傷也。”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子一》引作“連抃”。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又詩者,諷刺詼怪,連犿雜揉,旁寄高吟,未可為典正。”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徒見其詞藻之紛綸雜遝,其文句之連犿俶詭。”
釋義:
1.宛轉貌;隨和貌。
相關詞語:
拔茅連茹比翼連枝兵連禍結拔毛連茹比肩連袂比目連枝比屋連甍比物連類璧合珠連兵連禍接吹角連營車擊舟連唇輔相連等價連城兜肚連腸廢話連篇烽火連年烽火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