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頑
詞語 | 頓頑 |
---|---|
拼音 | dùn w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流星名。(二)、愚笨頓囂。頓,通“鈍”。
解釋:
(一)、流星名。
《隋書·天文志中》:“飛星大如缶若甕,后皎然白,前卑后高,此謂頓頑。”《文獻通考·象緯四》:“《中興天文志》:……飛星有五:一曰天刑,二曰降石,三曰頓頑,四曰解銜,五曰大瀆。”
(二)、愚笨頓囂。頓,通“ 鈍 ”。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念茲頓頑,非訓曷因。”
釋義:
dùn wán ㄉㄨㄣˋ ㄨㄢˊ頓頑(1).流星名。《隋書·天文志中》:“飛星大如缶若甕,后皎然白,前卑后高,此謂頓頑。”《文獻通考·象緯四》:“《中興天文志》:……飛星有五:一曰天刑,二曰降石,三曰頓頑,四曰解銜,五曰大瀆。”(2).愚笨頓囂。頓,通“ 鈍 ”。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念茲頓頑,非訓曷因。”
相關詞語:
哀感頑艷鞍馬勞頓沉郁頓挫捶胸頓足搓手頓腳策頑磨鈍捶胸頓腳搓手頓足椎心頓足椎胸頓足椎膺頓足頓開茅塞頓口無言頓口拙腮頓首再拜頓學累功頓足不前頓足捶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