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畏
詞語 | 愧畏 |
---|---|
拼音 | kuì wè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慚愧和畏懼。語出《詩·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南朝 梁 沉約《彈王源》:“明目腆顏,曾無愧畏。”唐 孫樵《刻武侯碑陰》:“洎受社稷寄,擅刑賞柄,曾心不愧畏。”解釋:
(一)、慚愧和畏懼。語出《詩·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南朝 梁 沉約 《彈王源》:“明目腆顏,曾無愧畏。” 唐 孫樵 《刻武侯碑陰》:“洎受社稷寄,擅刑賞柄,曾心不愧畏。”
釋義:
1.慚愧和畏懼。語出《詩.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相關詞語:
不愧不作不愧屋漏不愧不怍不愧下學當之無愧當之有愧俯仰無愧后生可畏諱兵畏刑愧天怍人愧不敢當愧悔無地捫心無愧民不畏死人言可畏視為畏途貪生畏死恬不知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