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布
詞語 | 泉布 |
---|---|
拼音 | quán bù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泉與布并為貨幣,故統(tǒng)稱貨幣為“泉布”。一說布即是泉,一物而兩名。解釋:
(一)、古代泉與布并為貨幣,故統(tǒng)稱貨幣為“泉布”。一說布即是泉,一物而兩名。
《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漢 鄭玄 注:“布,泉也。布,讀為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於水泉,其流行無不徧。”《漢書·食貨志下》:“私鑄作泉布者,與妻子沒入為官奴婢。” 宋 司馬光 《乞罷免役錢狀》:“錢者,流通之物,故謂之泉布。”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余出入應(yīng)酬之費與荊人日用金錯泉布,皆出姬手。”
釋義:
泉與布在中國古代同時都作為貨幣使用(泉是古時對錢幣的叫法,非泉水之意),因此,人們便將貨幣統(tǒng)稱為“泉布”。也有人認為泉和布不過是一物有兩個名字而已,泉就是布。
相關(guān)詞語:
抱布貿(mào)絲抱恨黃泉碧落黃泉不飲盜泉布帛菽粟布被瓦器布帆無恙布鼓雷門布衣黔首布衣蔬食布衣韋帶布衣之交布颿無恙布裙荊釵布天蓋地布襪青鞋布衣糲食釵荊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