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患
詞語 | 大患 |
---|---|
拼音 | dà hu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大的禍患、災(zāi)難。(二)、大的弊病。
解釋:
(一)、大的禍患、災(zāi)難。
《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唐 司空圖 《答孫郃書》:“雖致二賢,適自困,亦何救於大患哉!” 明 方孝孺 《茹荼齋記》:“古之圣賢君子成大業(yè)、立大功者,天必俾之先受天下之大患,涉天下之至苦。”
(二)、大的弊病。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且夫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fā)而先聞,危也。三者舉事之大患。”《漢書·藝文志》:“安其所習(xí),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xué)者之大患也。” 梁啟超 《商會議》:“一曰廣興教學(xué)。 中國 之大患在於乏才。”
釋義:
大患 dàhuàn(1) [disaster]∶大的禍患、災(zāi)難。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jié)寰袁公家廟記》:“況國家大災(zāi)大患,孰有過于狡虜妖蓮及叛將悍帥篡王之突如來如者乎?”明 王鐸《送袁環(huán)中(袁可立子)郎中奉使寧遠(yuǎn)餉軍序》:“噓唏,惕為危而安者,至狃為安而危者,至是知安者,天下之大患也。”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jié)寰袁公家廟記》:“在禮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zāi)大患則祀之。堂堂袁公(袁可立),揆之于祭典禮經(jīng)。”(2) [drawbacks]∶大的弊病心腹大患
造句:
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兵不能勝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
相關(guān)詞語:
百年大計抱頭大哭筆大如椽彪形大漢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識大體百年大業(yè)百事大吉飽經(jīng)憂患不顧大局不登大雅才疏志大材大難用長篇大論長枕大被吹大法螺春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