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
詞語 | 江淮 |
---|---|
拼音 | jiāng huá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 長江 和 淮河 。《左傳·哀公九年》:“秋, 吳 城 邗 ,溝通 江 淮 。”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殘; 漳 汝 之間,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銀杏》:“ 江 淮 間一御史疏陳水患。”(2).泛指 長江 與 淮河 之間的地區(qū)。《后漢書·周榮傳》:“ 榮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東南米價高如玉, 江 淮 餓莩千家哭。” 清 鈕琇 《觚賸·舊雷有聲》:“余宦游所至,其風(fēng)土大略相同,唯 粵 中則不特與朔方絶異,即較之 江 淮 ,亦甚懸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軍兵分東西,追剿各軍愈追愈遠愈加勞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餉源卻愈益短絀難辦。”(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陽湖 一帶。《史記·五帝本紀》:“ 三苗 在 江淮 、 荊州 數(shù)為亂。” 張守節(jié) 正義:“淮,讀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解釋:
(一)、 長江 和 淮河 。
《左傳·哀公九年》:“秋, 吳 城 邗 ,溝通 江 淮 。”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殘; 漳 汝 之間,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銀杏》:“ 江 淮 間一御史疏陳水患。”
(二)、泛指 長江 與 淮河 之間的地區(qū)。
《后漢書·周榮傳》:“ 榮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東南米價高如玉, 江 淮 餓莩千家哭。” 清 鈕琇 《觚賸·舊雷有聲》:“余宦游所至,其風(fēng)土大略相同,唯 粵 中則不特與朔方絶異,即較之 江 淮 ,亦甚懸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軍兵分東西,追剿各軍愈追愈遠愈加勞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餉源卻愈益短絀難辦。”
(三)、特指今 江西省 鄱陽湖 一帶。
《史記·五帝本紀》:“ 三苗 在 江淮 、 荊州 數(shù)為亂。” 張守節(jié) 正義:“淮,讀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釋義:
1.長江和淮河。 2.泛指長江與淮河之間的地區(qū)。 3.特指今江西省鄱陽湖一帶。
造句:
1、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2、研究江淮地區(qū)白漿土鐵錳結(jié)核的重量分布、顏色及其地球化學(xué)特征。
相關(guān)詞語:
老江湖半壁江山別風(fēng)淮雨不廢江河長江天塹澄江如練闖蕩江湖大江東去大江南北倒海翻江翻江倒海翻江攪海過江之鯽淮橘為枳淮南雞犬海沸江翻淮王雞狗河漢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