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
詞語 | 白梅 |
---|---|
拼音 | bái mé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白色梅花。(二)、經鹽腌后曬干的梅子。可入藥。
解釋:
(一)、白色梅花。
宋 蘇軾 《自廣陵召還》詩:“夢遶 吳 山卻月廊,白梅盧橘覺猶香。”《紅樓夢》第五○回:“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
(二)、經鹽腌后曬干的梅子。可入藥。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金或太剛者,以豬膏煑之;或太柔者,以白梅煑之。”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梅杏》:“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調鼎和韲,所在多任也。”《太平廣記》卷四七引 南唐 沉汾 《續神仙傳·宋玄白》:“手撮肉吃畢,即飲酒二斗,用一白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梅》:“青者鹽淹,曝乾為白梅。”
釋義:
1.白色梅花。 2.經鹽腌后曬干的梅子。可入藥。
造句:
1、梅花的品種很多。粉梅像霞;白梅如雪;綠萼梅白中隱青晶瑩淡雅……
2、朵朵白梅綻開枝頭,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潔白無瑕,給人一種純潔高尚的感覺。
相關詞語:
蒼白無力白璧青蠅白璧微瑕白璧無瑕白丁俗客白發蒼顏白發紅顏白發千丈白發青衫白飯青芻白圭之玷白黑分明白虹貫日白華之怨白駒過隙白駒空谷白蠟明經白龍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