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咻
詞語 | 咻咻 |
---|---|
拼音 | xiū xi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一)、形容喘氣的聲音:咻咻的鼻息。咻咻地喘氣。(二)、形容某些動物的叫聲:小鴨咻咻地叫著。
解釋:
(一)、形容喘氣。
宋 蘇軾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詩:“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lián)羟Х蝰Y。”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氣咻咻然,細於屬絲。” 巴金 《寒夜》十七:“他睜大兩只眼睛瞪著她,半晌才氣咻咻地吐出一句話。”
(二)、形容各種聲響。動物叫聲。
聶紺弩 《仔狗》:“咬的時候,口里還咻咻地叫。” 秦兆陽 《在田野上,前進!》第二一章:“他那大白馬就從草料槽子后面伸出了腦袋,對著他咻咻地叫起來了。”
(三)、形容各種聲響。炮彈飛落聲。
夏衍 《法西斯細菌》第四幕:“最初是發(fā)炮的聲音,接著是咻咻的炮彈擦過空氣的音響。” 碧野 《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第四章:“咻咻的幾顆炮彈就重重地擊落前沿,爆炸了。”
(四)、形容悲戚。
《紅樓夢》第八七回:“北堂有萱兮,何以忘憂?無以解憂兮,我心咻咻!”
釋義:
1.形容喘氣。 2.形容各種聲響。動物叫聲。 3.形容各種聲響。炮彈飛落聲。 4.形容悲戚。
造句:
1、他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頭上冒著熱氣,鼻子尖上綴著幾顆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氣沖沖地向上挑著,嘴卻向下咧著。
2、毛老師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驚愕地眨了眨眼睛,臉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紋絲不動,就像電影中的“定格”。我們幾個也都像木頭一樣,釘在那里了。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