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匏
詞語(yǔ) | 陶匏 |
---|---|
拼音 | táo pá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一)、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壺等器皿。(二)、泛指實(shí)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三)、指古代樂器。
(四)、比喻教化。
解釋:
(一)、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壺等器皿。
《禮記·郊特牲》:“掃地而祭,於其質(zhì)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 孔穎達(dá) 疏:“陶謂瓦器,謂酒尊及豆簋之屬,故《周禮》旊人為簋。匏謂酒爵。”
(二)、泛指實(shí)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漢 班固 《東都賦》:“女脩織絍,男務(wù)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 宋 蘇轍 《代南京留守賀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產(chǎn);犧牲玉帛,來(lái)職貢於多方。” 清 黃宗羲 《<陸石溪先生文集>序》:“圜丘祭器,先生以為器用陶匏,犧尊則製作像牛,穴背置酒。”
(三)、指古代樂器。
南朝 梁 蕭統(tǒng) 《<文選>序》:“譬陶匏異器,并為入耳之虞;黼黻不同,俱為悅目之玩。”
(四)、比喻教化。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賦》:“茍順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黃蒼黑?進(jìn)我輦路,就我陶匏。”
釋義:
1.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壺等器皿。 2.泛指實(shí)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3.指古代樂器。 4.比喻教化。
相關(guān)詞語(yǔ):
富埒陶白魯魚陶陰匏瓜空懸遣興陶情陶情適性陶犬瓦雞陶陶兀兀陶熔鼓鑄陶然自得熏陶成性自我陶醉陶陶自得周回陶鈞瓦雞陶犬陶镕鼓鑄匏瓜徒懸陶然而醉鶴吊陶母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