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
詞語 | 蒙昧 |
---|---|
拼音 | méng mè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不懂事理;愚昧:蒙昧無知。(二)、沒有文化以前的原始狀態(tài):蒙昧?xí)r代。
解釋:
(一)、昏昧;愚昧。
《晉書·阮種傳》:“臣誠蒙昧,所以為罪。” 唐 羅隱 《讒書·市賦》:“始先生以踴屨之譏革寡人之非,今先生以交易進退祛寡人之蒙昧。”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xué)一》:“兒童初學(xué),蒙昧未開,故瞢然無知?!?孫中山 《興中會宣言》:“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p>
(二)、猶朦朧;迷糊。
唐 孟郊 《臥病》詩:“倦寢意蒙昧,強言聲幽柔?!?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一:“蒙昧也人生,霎時間浮光掠影?!?/p>
(三)、目不明。
漢 蔡邕 《瞽師賦》:“夫何矇昧之瞽兮,心窮忽以鬱伊?!?/p>
(四)、未開化的原始狀態(tài)。
《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昔在鴻荒,矇眛肇初,三皇應(yīng)籙,五帝承符。”《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教育泛論》:“處文明燦爛之世界,而猶欲襲用矇昧之舊俗,是非顛倒,孰有過於是者乎!”
(五)、濛昧:迷茫,昏暗。
晉 張載 《霖雨》詩:“零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墜。”
釋義:
蒙昧,指昏昧;愚昧;猶朦朧;迷糊。語出《晉書·阮種傳》:“臣誠蒙昧,所以為罪。”
相關(guān)詞語:
曖昧不明曖昧之情暗昧之事不揣冒昧不棄草昧被澤蒙庥此中三昧得其三昧發(fā)蒙解惑發(fā)蒙振聵發(fā)蒙振落負恩昧良發(fā)蒙解縛負任蒙勞鴻蒙初辟狐裘蒙戎狐裘蒙茸兼弱攻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