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離
詞語 | 明離 |
---|---|
拼音 | míng l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易·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孔穎達 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今有上下二體,故云明兩作離也。”后因以“明離”指太陽。南朝 梁簡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昭明太子 縣明離之極照,履得一之休徵。”(二)、指光明照耀。唐 柳宗元《天爵論》:“明離為天之用,恒久為天之道,舉斯二者,人倫之要盡是焉。”
(三)、指太子。南朝 梁簡文帝《上昭明太子集別傳表》:“臣以不肖,妄作明離。”唐 徐九皋《詠史》:“圣主稱三杰,明離保四賢。”參見“明兩”。
(四)、帳名。舊題 漢 郭憲《洞冥記》卷四:“帝所幸宮人名 麗娟,年十四,玉膚柔軟,吹氣勝蘭,不欲衣纓拂之,恐傷痕也……置 麗娟 於明離之帳,恐塵垢污其體也。”南朝 齊 謝朓《酬德賦》:“翳明離以上賓,屬傳體於纖蕚。”
解釋:
(一)、《易·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孔穎達 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今有上下二體,故云明兩作離也。”后因以“明離”指太陽。
南朝 梁簡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 昭明太子 縣明離之極照,履得一之休徵。”
(二)、指光明照耀。
唐 柳宗元 《天爵論》:“明離為天之用,恒久為天之道,舉斯二者,人倫之要盡是焉。”
(三)、指太子。
南朝 梁簡文帝 《上昭明太子集別傳表》:“臣以不肖,妄作明離。” 唐 徐九皋 《詠史》:“圣主稱三杰,明離保四賢。”參見“ 明兩 ”。
(四)、帳名。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四:“帝所幸宮人名 麗娟 ,年十四,玉膚柔軟,吹氣勝蘭,不欲衣纓拂之,恐傷痕也……置 麗娟 於明離之帳,恐塵垢污其體也。”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翳明離以上賓,屬傳體於纖蕚。”
釋義:
1.《易.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孔穎達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今有上下二體,故云明兩作離也。"后因以"明離"指太陽。 2.指光明照耀。 3.指太子。 4.帳名。
相關詞語:
愛別離苦愛憎分明曖昧不明暗斗明爭暗箭明槍白黑分明白蠟明經斑駁陸離悲歡離合背井離鄉必里遲離蔽聰塞明冰雪聰明病骨支離不即不離不明不白班駁陸離背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