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牙
詞語 | 押牙 |
---|---|
拼音 | yā yá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稱“押衙”。唐 宋 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唐 李匡乂《資暇集》卷中:“武職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職名,非押其衙府也,蓋押牙旗者。”《舊唐書·崔慎由傳》:“既離 泗口,彥曾 令押牙 田厚簡 慰諭,又令都虞候 元密 伏兵 任山館。”《舊五代史·外國傳二·吐蕃》:“明年,晉高祖 遣 涇州 押牙 陳延暉 齎詔書安撫 涼州。”宋 程大昌《演繁露·旗鼓》:“魏博 特置驍鋭可倚仗者,使為護衛,名為牙兵。而典總此兵者其結銜名為押衙。”《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只見外面一個人,約莫半老年紀,頭帶軟翅紗帽,身穿紫袴衫,挺帶皂靴,好似押牙官模樣,踱進店來。”(二)、金 代亦為天子儀仗侍衛頭目。《金史·儀衛志上》:“天眷 法駕人數……押纛二人,押衙四人。”
解釋:
(一)、亦稱“ 押衙 ”。 唐 宋 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中:“武職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職名,非押其衙府也,蓋押牙旗者。”《舊唐書·崔慎由傳》:“既離 泗口 , 彥曾 令押牙 田厚簡 慰諭,又令都虞候 元密 伏兵 任山館 。”《舊五代史·外國傳二·吐蕃》:“明年, 晉高祖 遣 涇州 押牙 陳延暉 齎詔書安撫 涼州 。”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旗鼓》:“ 魏博 特置驍鋭可倚仗者,使為護衛,名為牙兵。而典總此兵者其結銜名為押衙。”《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只見外面一個人,約莫半老年紀,頭帶軟翅紗帽,身穿紫袴衫,挺帶皂靴,好似押牙官模樣,踱進店來。”
(二)、 金 代亦為天子儀仗侍衛頭目。
《金史·儀衛志上》:“ 天眷 法駕人數……押纛二人,押衙四人。”
釋義:
《家庭節約百科》是2006年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軍張小龍。
相關詞語:
聱牙佶屈聱牙戟口聱牙詰曲聱牙詰屈北門南牙撥嘴撩牙齒牙春色齒牙余論齒牙為猾齒牙為禍齒牙馀惠齒牙馀慧齒牙馀論齒牙之猾打牙犯嘴打牙配嘴戴發含牙斗牙拌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