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命
詞語 | 請命 |
---|---|
拼音 | qǐng mì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漢書·蒯通傳》:“西鄉(xiāng)(向)為百姓請命。”(二)、舊指下級向上級請示。
解釋:
(一)、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書·湯誥》:“聿求元圣,與之戮力,以與爾有眾請命。” 孔 傳:“謂 伊尹 放 桀 ,除民之穢,是請命。”《新唐書·李光顏傳》:“ 光顏 躍馬入賊營大呼,眾萬餘人投甲請命。”京劇《串龍珠》第五場:“特為百姓請命而來。”
(二)、請求任命。
《左傳·襄公三十年》:“ 伯有 既死,使大史命 伯石 為卿,辭。大史退,則請命焉。復(fù)命之,又辭。如是三,乃受策入拜。” 杜預(yù) 注:“請命,請大史更命已。”
(三)、請求指示。表示愿意聽命。
《儀禮·聘禮》:“幾筵既設(shè),擯者出請命。”《新五代史·雜傳三·盧光稠》:“ 梁 初, 江 南、 嶺 表悉為 吳 與 南漢 分據(jù),而 光稠 獨以 虔 韶 二州請命于京師,愿通道路,輸貢賦。” 清 杭世駿 《質(zhì)疑·諸史》:“當(dāng)此之時,豪杰之士雖欲請命而后討賊,勢必不能,身為叛逆之民,必不能以一朝居。”
釋義:
請命,指代人請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疾苦。見《書·湯誥》:“聿求元圣,與之戮力,以與爾有眾請命。”
造句:
1、 從古以來,為民請命的清官大有人在。
2、 園中安置萬世師表孔子肖像與為民請命的包拯立像供人瞻仰。
相關(guān)詞語:
愛財如命愛錢如命安身立命安之若命愛才如命礙難從命薄命佳人不情之請不復(fù)堪命不辱使命草菅人命長命百歲長命富貴草芥人命晨提夕命辭不獲命達(dá)官知命達(dá)人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