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泥
詞語 | 膠泥 |
---|---|
拼音 | jiāo n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含有水分的黏土,黏性很大。解釋:
(一)、含有水份的黏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 慶歷 中,有布衣 畢昇 ,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紅樓夢》第二七回:“像你上回買的那……膠泥垛的風爐子兒,就好了。” 梁斌 《紅旗譜》三十:“我捉摸了個法子:先把它碾爛,使些膠泥和起來,用板子拍得一方塊一方塊的。等曬干了,把它壘成院墻。”
釋義:
含有水分的黏土,黏性很大。
造句:
1、 生命象一粒種籽,藏在生活的深處,在黑土層和人類膠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們的殘骸。一個偉大的人生,任務就在于把生命從泥土中分離開。這樣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輩子。羅曼·羅蘭
2、 是王在約但平原,于穌苛特與匝爾堂之間,用膠泥模鑄成的.
相關詞語:
禪絮沾泥乘云行泥趁水和泥出云入泥帶水拖泥畫沙印泥鴻泥雪爪鴻爪春泥鴻爪留泥鴻爪雪泥滑泥揚波黃麻紫泥膠柱調瑟膠柱鼓瑟煎膠續弦膠鬲之困爛醉如泥鸞膠鳳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