唓嗻
詞語 | 唓嗻 |
---|---|
拼音 | chē zhē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厲害;兇狠。(二)、有名的,出眾。
解釋:
(一)、大;顯赫。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又寫得算得,又是唓嗻大官府第出身。”
(二)、甚;厲害。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料得我兒今夜里,那一和煩惱唓嗻。”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自別離已后,到西日初斜,愁得來陡峻,瘦得來唓嗻。” 元 張彥文 《一枝花》套曲:“劣冤家水性特隨斜,陡恁唓遮。” 明 無名氏 《漁樵閑話》第三折:“一箇箇酒囊飯袋成何用,擄袖揎拳號俊杰,外貌兒模樣兒唓嗻。”
(三)、能干,有本事。
元 楊景賢 《西游記·行者除妖》:“聽老漢説, 行者 你大唓嗻。”
(四)、指本事。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自古道:‘性之所近。’ 嬾龍 既有這一番唓嗻,使自藏埋不住,好與少年無賴的人往來,習成偷兒行徑。”
釋義:
唓嗻,是漢語詞匯,解釋為厲害,兇狠。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