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殺
詞語 | 斫殺 |
---|---|
拼音 | zhuó sh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斬殺;砍殺。解釋:
(一)、斬殺;砍殺。
《三國志·吳志·朱桓傳》:“ 桓 出,不見 綜 ,知左右所為,因斫殺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撥被見蛇,大驚,以刀斫殺之。” 郭沫若 《戰聲集·詩歌國防》:“或用大刀斫殺,或用白丸麻醉,復古、存古、‘王道樂土’都是這一類。”
釋義:
zhuó shā ㄓㄨㄛˊ ㄕㄚ 斫殺(斫殺)漢 斬殺;砍殺。《三國志·吳志·朱桓傳》:“ 桓 出,不見 綜 ,知左右所為,因斫殺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撥被見蛇,大驚,以刀斫殺之。” 郭沫若 《戰聲集·詩歌國防》:“或用大刀斫殺,或用白丸麻醉,復古、存古、‘王道樂土’都是這一類。”
相關詞語:
殺風景不豐不殺不教而殺春生秋殺寸鐵殺人采椽不斫成風之斫大殺風景東砍西斫覆軍殺將趕盡殺絕格殺不論格殺勿論格殺弗論格殺無論毀車殺馬借刀殺人奸擄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