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周
詞語 | 比周 |
---|---|
拼音 | bǐ zhō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結黨營私。(二)、集結;聯合。
(三)、親近。
解釋:
(一)、結黨營私。
《管子·立政》:“羣徒比周之説勝,則賢不肖不分。”《后漢書·朱穆傳論》:“ 朱穆 見比周傷義,偏黨毀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絶交》之論。” 宋 王禹偁 《寄狀元孫學士何》詩:“久居臺閣多憂畏,欲薦賢才涉比周。”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司法不為元首陪屬,其長官與總統敵體……雖總統有罪,得逮治罷黜,所以防比周也。”
(二)、集結;聯合。
《韓非子·初見秦》:“天下又比周而軍 華 下。”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后記》:“且復有 鄭妃 與 陳矩 朝夕比周於帝前,以為之主,共舉大事,何謂無成?”
(三)、親近。
《舊唐書·柳澤傳》:“或打毬擊鼓,比周伎術;或飛鷹奔犬,盤游藪澤。”
釋義:
1.結黨營私。 2.集結;聯合。 3.親近。
相關詞語:
比比皆是比肩并起比肩而立比肩繼踵比肩齊聲比類從事比屋可封比物此志比翼連枝比翼齊飛比翼雙飛不食周粟比肩接踵比肩連袂比肩隨踵比肩系踵比量齊觀比目連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