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遁
詞語 | 逃遁 |
---|---|
拼音 | táo dù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逃跑;隱藏躲避起來。遁(dùn):隱去。解釋:
(一)、亦作“ 逃遯 ”。逃走;逃避。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夫去位而避兄弟者,君子之所甚貴;獲虜逃遁者,君子之所甚賤。” 唐 韓愈 《請上尊號表》:“西戎之首,北虜之渠,怛威愧德,失據狼狽,收其種落,逃遁遠去。”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跋》:“揆厥原由,蓋因 明 清 之際,諸大家因宗社淪亡,河山之痛,沉亙于胸,故採取逃遯現實一涂以為煙幕耳。” 茅盾 《子夜》十八:“四小姐所欲不遂,當然逃遁到《太上感應篇》。”
釋義:
逃遁,亦作“ 逃遯 ”。指逃跑;隱藏躲避起來。
造句:
1、忘卻,是一種逃遁,也是復元。忘卻之后,我們只留下美好的回憶。
2、給憂傷一個逃遁的借口,給煩惱一個退場的理由,打開快樂的窗子,讓它們一起悄悄溜走;給溫馨一個驚艷的時刻,給浪漫一個瘋狂的節奏,升起幸福的舞臺,讓它們攜手粉墨登場。祝你開心。
相關詞語:
逋逃之臣逋逃之藪倉皇出逃插翅難逃遁跡潛形遁名匿跡遁入空門東逃西竄東奔西逃遁世離群遁世離俗遁世無悶遁世遺榮遁世隱居遁世幽居遁俗無悶遁天倍情遁天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