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
詞語 | 除日 |
---|---|
拼音 | chú r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解釋:
(一)、舊時指黃道吉日中的一個日子。
《鏡花緣》第五五回:“須擇歷書‘除日’,煎湯與小兒洗浴……每年洗十次;或於五月、六月、七月,檢十個除日煎洗更好。”
(二)、農歷十二月最后一天。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除夕》:“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并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繡畫色衣,執金鎗龍旗。”《宋史·五行志四》:“每歲除日,命翰林為詞題桃符,正旦置寢門左右。”《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到了除日,清早就起來,坐在家里等候。”
釋義:
夏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
相關詞語:
愛日惜力安良除暴暗無天日白虹貫日白日見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繡白日做夢百花生日飽食終日倍日并行蔽日干云并日而食撥云見日補天浴日不見天日不可終日不日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