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儷
詞語 | 駢儷 |
---|---|
拼音 | pián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文章的對偶句法。儷:對偶。解釋:
(一)、亦作“ 駢麗 ”。對偶藻飾之辭。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八:“本朝之文,循 五代 之舊,多駢儷之詞。”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初,邑人自 宋 季以駢儷雕刻為學,莫有談 周公 仲尼 之道者。”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卷九:“蓋 六朝 爭尚駢儷,即序事之文亦多四字為句,罕有用散文單行者。” 清 趙翼 《人面竹》詩:“老夫喜駢麗,摘字為尋對。” 郭沫若 《歷史人物·論曹植》:“ 鍾嶸 歷仕 齊 梁 ,在當時正是文尚駢麗,詩重聲律, 南朝 的文人極端重視藻飾的時代。”
(二)、指駢體文。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既曰言不文,豈堪作駢儷。” 清 李兆洛 《<駢體文鈔>序》:“自 唐 以來,始有古文之目,而目 六朝 之文為駢儷。”
釋義:
駢儷,亦作“ 駢麗 ”。古代漢族文學特有的一種文言文文體,指駢體文,文章的對偶句法。
造句:
1、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2、 蔡邕是東漢后期的文壇巨匠。他對于駢儷化的追求和探索,對六朝時的駢文創作有直接的啟發意義。
相關詞語:
車馬駢闐伉儷情深駢拇枝指駢四儷六駢肩迭跡駢肩疊跡駢肩接跡駢肩累跡駢肩累踵駢肩累足駢門連室駢首就逮駢首就僇駢首就戮駢首就死駢首就系駢興錯出駢枝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