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言
詞語 | 諫言 |
---|---|
拼音 | jiàn y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規勸的話。解釋:
(一)、規勸的話。
《周書·馮景傳》:“ 寶夤 敗后, 景 還 洛 。朝廷先聞 景 有諫言,故免之。”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諫院設知院官,對朝政得失、大臣以致百官的過錯,都可提出諫言。”
釋義:
諫言,一般用來指下級對上級的規勸和建議。古時最常用于君臣之間。
造句:
1、 有一則諫言,我想沒人會接受;那就是,有時候要完全地閑下來,什么事都不干。
2、 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諫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為干凈純粹。
相關詞語:
一言堂薄唇輕言杯酒言歡閉口不言幣重言甘變色之言博聞辯言不茍言笑不堪言狀不可勝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狀不恤人言不言而信不言而喻背惠食言悖言亂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