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藐
詞語 | 藐藐 |
---|---|
拼音 | miǎo mi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一)、幼小貌。(二)、輕視冷漠貌。
(三)、盛美貌。
(四)、高貌;高遠貌。藐,通“邈”。
解釋:
(一)、幼小貌。
晉 陶潛 《祭程氏妹文》:“藐藐孤女,曷依曷恃?”《梁書·袁昂傳》:“藐藐沖人,未達朱紫。”
(二)、輕視冷漠貌。
《詩·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中:“所謂子弟千百中,曷有一二顧省者,聽之藐藐則皆是也。” 孫中山 《革命原起》:“勸者諄諄,聽者終歸藐藐;其實歡迎革命主義者,每埠不過數人或十餘人而已。”
(三)、盛美貌。
《詩·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寢廟既成;既成藐藐,王錫 申伯 。” 毛 傳:“藐藐,美貌。”
(四)、高貌;高遠貌。藐,通“ 邈 ”。
《詩·大雅·瞻卬》:“藐藐昊天,無不克鞏。” 晉 左思 《魏都賦》:“藐藐標危,亭亭峻趾。”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室山》詩:“莓莓蘭渚急,藐藐苔嶺高。”《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奧之茫茫。”
釋義:
1.幼小貌。 2.輕視冷漠貌。 3.盛美貌。 4.高貌;高遠貌。藐,通"邈"。
造句:
1、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通常用來感嘆自己的付出無法得到應得的回應,倍感凄涼。
2、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近義詞是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相關詞語:
誨爾諄諄,聽我藐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說大人則藐之藐茲一身藐躬藐藐藐然藐姑射三藐眇藐藐姑藐小輕藐藐視欺藐沖藐高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