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
詞語 | 坎坷 |
---|---|
拼音 | kǎn kě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二)、比喻波折多,不得志。坷(kě)。
解釋:
(一)、高低不平貌。
《漢書·揚雄傳上》:“濊 南巢 之坎坷兮,易 豳 岐 之夷平。” 顏師古 注:“坎坷,不平貌。” 唐 韓愈 《合江亭》詩:“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 石震 《踏察紀事》:“走在這上面,就象半夜摸黑走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一樣,深一腳淺一腳,走一步一身冷汗。”
(二)、比喻困頓不得志。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 李 以定冊立 武后 勛,恃寵任勢, 王 惡而彈之,坐是見貶,坎坷以至于終。”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紀存》:“余一生坎坷不遇,豈能自立耶?” 廖承志 《致蔣經國先生信》:“吾弟一生坎坷,決非命運安排,一切操之在己。”
釋義:
坎坷,形容道路凹凸不平。事情不順利或不稱心。比喻不得志。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