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隱
詞語 | 豹隱 |
---|---|
拼音 | bào yǐ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漢 劉向《列女傳·陶答子妻》:“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后因以“豹隱”比喻潔身自好,隱居不仕。解釋:
(一)、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后因以“豹隱”比喻潔身自好,隱居不仕。
唐 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詩:“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賢者豹隱墟落,固當和光同塵,雖舍者爭席奚病,而況於盃酒之間哉!” 清 馮桂芬 《<五湖漁莊圖>序》:“夫 富春江 上, 子陵 之羊裘長著; 西塞山 前, 志和 之鷺艇不歸,大都豹隱之流,多與鱸鄉為伍。”
釋義:
豹隱,典故名,典出《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陶荅子妻》。南山有一種黑色的豹,為了使自己的身上長出花紋,可以在連續七天的霧雨天氣里而不吃東西,躲避天敵。后因以“豹隱”比喻隱居伏處,愛惜其身。亦作“玄豹”。“豹霧”。
造句:
1、六是清流之士,豹隱江湖,不到必要關頭,決不輕易出手,平時只注重自身的修煉,既不愿同流,更無意合污。
2、不然老仙豹隱星宿海,一心找武功秘籍練仙法。
相關詞語:
豹死留皮豹頭環眼惻隱之心豺狼虎豹洞隱燭微遁世隱居父為子隱發隱擿伏鉤深索隱管中窺豹花遮柳隱含明隱跡鴻隱鳳伏九關虎豹九閽虎豹窺豹一斑龍肝豹胎狼蟲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