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柝
詞語 | 警柝 |
---|---|
拼音 | jǐng tuò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警夜時敲擊以報更的木梆。唐 蘇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曉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 彭龜年《壽張京尹》詩:“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 梁儲《勸止臨幸疏》:“而直廬拱衛(wèi)官軍萬餘,警柝之聲,夜以達旦。”解釋:
(一)、警夜時敲擊以報更的木梆。
唐 蘇颋 《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曉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 宋 彭龜年 《壽張京尹》詩:“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 明 梁儲 《勸止臨幸疏》:“而直廬拱衛(wèi)官軍萬餘,警柝之聲,夜以達旦。”
釋義:
拼音:jǐng tuò注音:ㄐㄧㄥˇ ㄊㄨㄛˋ繁體:警柝警夜時敲擊以報更的木梆。唐 蘇颋 《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曉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 宋 彭龜年 《壽張京尹》詩:“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 明 梁儲 《勸止臨幸疏》:“而直廬拱衛(wèi)官軍萬馀,警柝之聲,夜以達旦。”
相關(guān)詞語:
抱關(guān)擊柝重門擊柝懲一警百沉烽靜柝觸目警心重關(guān)擊柝狗吠之警殲一警百警憒覺聾犬吠之警殺一警百以一警百圓木警枕晏開之警晝警暮巡晝警夕惕沈烽靜柝風(fēng)流警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