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且
詞語 | 茍且 |
---|---|
拼音 | gǒu qiě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只顧眼前,得過且過:茍且偷安。(二)、敷衍了事;馬虎:因循茍且。他做翻譯,一字一句都不敢茍且。
(三)、不正當(dāng)?shù)模ǘ嘀改信P(guān)系)。
解釋:
(一)、只圖眼前,得過且過。
晉 陸機(jī) 《五等論》:“為上無茍且之心,群下知膠固之義。” 宋 王安石 《答司馬諫議書》:“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薄端疂G傳》第二十回:“今日山寨,天幸得豪杰相聚,大義既明,非比往日茍且?!?孫中山 《興中會宣言》:“ 中國 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茍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yuǎn)慮。”
(二)、不循禮法。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二》:“夫 秦 滅先圣之道,為茍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樹立失權(quán),託付非才,四維不張而茍且之政多也?!薄豆沤裥≌f·單符郎全州佳偶》:“君子進(jìn)退當(dāng)以禮,不可茍且,以傷雅道?!?/p>
(三)、隨便,馬虎,敷衍了事。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今監(jiān)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無遵奉,用使?fàn)帉W(xué)茍且,務(wù)相推避?!薄吨熳诱Z類》卷一一九:“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戰(zhàn)之機(jī),須是遇事時便與克下,不得茍且放過?!?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習(xí)技》:“若知歌舞二事,原為聲容而設(shè),則其講究歌舞,有不可茍且塞責(zé)者矣!” 朱自清 《短詩與長詩》:“作者必以為不過兩三行而已,何須費心別擇?不知如無甚意義,便是兩三行也覺贅疣;何能茍且出之呢?”
(四)、勉強(qiáng)。
清 顧炎武 《歲暮》詩:“流離三十年,茍且圖飽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幸鄰人憐餽食飲,茍且自度?!?/p>
(五)、不正當(dāng)?shù)哪信P(guān)系。
《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我只要委曲周全你家主一樁大事,并無欺心。若有茍且,天地不容?!?周立波 《掃盲志異》:“等到稍微定定神,他的頭一個心思是要沖進(jìn)房間去,捉奸捉雙,親手拿住這對茍且的男女,好去打官司?!?/p>
釋義:
茍且,指只顧眼前,得過且過;馬虎,敷衍。語出晉 陸機(jī) 《五等論》:“為上無茍且之心,群下知膠固之義。”茍且:意為在做的不想做或不該做的事情,卻在做的這種狀態(tài)稱之為茍且。
相關(guān)詞語:
不敢茍同不茍言笑侈縱偷茍得過且過茍安一隅茍合取容茍且偷安茍且偷生茍且之心茍全性命茍延殘喘狗茍蠅營茍延殘息臨財不茍臨難茍免目不茍視且住為佳且食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