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龍
詞語 | 夔龍 |
---|---|
拼音 | kuí l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相傳舜的二臣名。(二)、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解釋:
(一)、相傳 舜 的二臣名。
夔 為樂官, 龍 為諫官。《書·舜典》:“ 伯 拜稽首,讓于 夔 龍 。” 孔 傳:“ 夔 龍 ,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贈蕭十二使君》詩:“ 巢 許 山林志, 夔 龍 廊廟珍。”后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韻》之二:“安得 夔 龍 立廊廟,扶持 堯 舜 濟斯民。”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吳刎》:“ 伯嚭 那老賊呵!我一心認是濟世 夔 龍 ,誰知你是蠹國鴟梟。”《平山冷燕》第一回:“今當此春晝, 夔 龍 并集,亦當有詞賦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滅無傳。”
(二)、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紅樓夢》第五三回:“上面兩席是 李嬸娘 、 薛姨媽 坐,東邊單設一席,乃是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釋義:
1.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書.舜典》:"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孔傳:"夔龍,二臣名。"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后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造句:
1、座椅上鋪有青色夔龍錦墊,與下面暗紫色波斯絨毯上的緋色牡丹相映,華貴又雅致,一看便知是新鋪上去的,應該不會有人來撤換。
2、這塊玉牌呈長方形,上端穿孔,孔端兩面刻劃相同的夔龍紋,正面淺浮雕風景人物,一位玉面書生正在竹下吟風弄月,給人一種“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
相關詞語:
跑龍套鰲憤龍愁白龍魚服筆走龍蛇扳龍附鳳筆底龍蛇藏龍臥虎車水馬龍成龍配套乘龍佳婿乘龍快婿禪世雕龍乘龍配鳳打鳳撈龍得婿如龍打鳳牢龍打虎牢龍雕龍畫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