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諾
詞語 | 咄諾 |
---|---|
拼音 | duō n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呼喚應諾。解釋:
(一)、謂呼喚應諾。
唐 司空圖 《休休亭》:“咄諾,休休莫莫,伎倆雖多性靈惡,賴是長教閑處著。”常用以形容事情輕易,只須張口一喚。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 劉義叟 為予言,《晉書》言‘咄嗟而辦’,非是,宜言‘咄喏而辦’。”《警世通言·崔衙內白鷂招妖》:“則見女娘教安排酒來……頃刻之間,咄喏而辦。”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委巷叢談》:“適造一殿,無瓦而值雨……一吏白于官長曰:‘多差兵士,以錢鏹分俵關廂鋪席,賃借樓屋腰簷瓦若干,候旬月新瓦到,照數賠還。’府司從之,殿瓦咄諾而辦。”
釋義:
咄諾是古代詞語,解釋為謂呼喚應諾。
相關詞語:
不輕然諾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嗟便辦咄嗟叱咤咄嗟立辦咄咄書空咄嗟之間寡信輕諾怪事咄咄季布一諾慨然允諾樂嗟苦咄諾諾連聲輕諾寡信千金一諾書空咄咄唯唯諾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