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中字
詞語 | 壁中字 |
---|---|
拼音 | bì zhōng zì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漢 代發現的 孔子 宅壁中藏書上所用的古字。解釋:
(一)、漢 代發現的 孔子 宅壁中藏書上所用的古字。
《漢書·藝文志》:“ 武帝 末, 魯恭王 壞 孔子 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這些書用當時通行于六國的文字寫成。字體既與 漢 代通行的隸書不同,又與小篆有異,人稱蝌蚪古文。《說文》所收“古文”,絕大部分都是這種字。 宋 曾鞏 《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箋》:“壁中字為時人考,圯上書從老父傳。”參見“ 壁中書 ”。
釋義: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706~《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唐·顏師古:「《家語》云孔騰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書》、《孝經》、《論語注疏》于夫子舊堂壁中,而《漢記》〈尹敏傳〉云孔鮒所藏。二說不同,未知孰是。」
相關詞語:
杯中物肉中刺眼中釘一字師哀感中年暗中摸索暗箭中人八字打開白紙黑字百發百中半壁江山傍人籬壁壁壘森嚴壁立千仞薄寒中人不立文字不易一字百中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