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昵
詞語 | 狎昵 |
---|---|
拼音 | xiá n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過分親近而態度輕佻。解釋:
(一)、見“ 狎昵 ”。
(二)、亦作“ 狎暱 ”。親近;親昵。
漢 郭憲 《東方朔傳》:“ 武帝 暮年好仙術,與 朔 狎暱。”《晉書·桓伊傳》:“ 會稽 王道子 昏醟尤甚,惟狎昵諂邪。” 唐 沉既濟 《任氏傳》:“每相狎暱,無所不至,唯不及亂而已。” 金 龐鑄 《田器之燕子圖》詩:“朝來暮去益狎昵,物我相忘情意一。”《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那 胡生 又狎暱奉承,惟恐不及。”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三章:“倘若自幼就同 慈烺 狎昵慣了,等到 慈烺 登極之后,必會引導 慈烺 玩耍游樂,由他來擅權亂政。”
(三)、指男女淫猥茍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留連數夕,召其夫至,計月給夜合之資,狎暱經年,竟殞於消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姐》:“生就視,容華若仙,驚喜擁入,窮極狎昵。”
釋義:
狎昵(狎暱)拼音: xiá nì英文:be improperly familiar with釋義:指過于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造句:
1、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2、 對人要和氣,但不要狎昵。莎士比亞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