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發
詞語 | 髫發 |
---|---|
拼音 | tiáo f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小兒垂發。引申為幼年。《后漢書·伏湛傳》:“髫髮厲志,白首不衰。”唐 張說《府君墓志》:“閔余髫髮,遭家不造。”康有為《請禁婦女裹足折》:“女子體弱,尤宜愛護。乃乳哺甫離,髫髮未燥,筋肉未長,骨節未堅,而橫縶弱足,嚴與裹纏。”解釋:
(一)、小兒垂發。引申為幼年。
《后漢書·伏湛傳》:“髫髮厲志,白首不衰。” 唐 張說 《府君墓志》:“閔余髫髮,遭家不造。” 康有為 《請禁婦女裹足折》:“女子體弱,尤宜愛護。乃乳哺甫離,髫髮未燥,筋肉未長,骨節未堅,而橫縶弱足,嚴與裹纏。”
釋義:
髫發,讀音為tiáo fā,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小兒垂發,引申為幼年。
相關詞語:
白發蒼顏白發紅顏白發千丈白發青衫百發百中不差毫發不悱不發白發蒼蒼白發丹心白發朱顏百中百發飆發電舉不絕如發不爽毫發蒼顏白發初發芙蓉觸機便發春筍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