崱屴
詞語 | 崱屴 |
---|---|
拼音 | zè l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高大峻險貌。(二)、挺拔貌。
解釋:
(一)、高大峻險貌。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屴嵫釐,岑崟崰嶷,駢巃嵸兮。” 李善 注:“皆高大峻嶮之貌。” 清 朱彝尊 《望摘星陀》詩:“蜿蜒眾山伏,崱屴一峯挺。” 陳去病 《自居庸關(guān)南騎行入口漫成》詩:“從容一騎蹴平沙,崱屴羣山夾道遮。”
(二)、挺拔貌。
唐 李商隱 《驕兒詩》:“豪鷹毛崱屴,猛馬氣佶傈。” 明 劉基 《題趙文敏公畫松》詩:“交加各軒翥,崱屴相倚立。” 清 吳廷楨 《試兒行為天標(biāo)令子賦》:“豪鷹崱屴毛骨異,敢以凡鳥題門樞。”
釋義:
1.亦作"??EFBB"。 2.高大峻險貌。 3.挺拔貌。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