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稅
詞語 | 雜稅 |
---|---|
拼音 | zá sh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在正稅以外征收的各種各樣的稅:苛捐雜稅。解釋:
(一)、正稅以外的各種稅捐。
《南史·宋紀中·武帝》:“東境去歲不稔,宜廣商貨,遠近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雜稅。”《舊唐書·食貨志上》:“大抵 有唐 之御天下也,有兩稅焉,有鹽鐵焉,有漕運焉,有倉廩焉,有雜稅焉。”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利源調度·雜稅》:“ 周 衰之末,諸侯以強霸相尚,兵革不息,故費博而什一不足,此雜稅之法所由起也。”
釋義:
1.正稅以外的各種稅捐。
造句:
1、在舊社會,沉重的苛捐雜稅壓得百姓們喘不過氣來。
2、解放前的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誰也記不清有多少。
相關詞語:
錯綜復雜純一不雜紛紜雜沓蜂屯蟻雜苛捐雜稅凌雜米鹽龍蛇混雜拉拉雜雜良莠淆雜門無雜賓門無雜客輕徭薄稅人多手雜人多嘴雜人多口雜食租衣稅私心雜念水陸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