臚言
詞語 | 臚言 |
---|---|
拼音 | lú y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傳言;流言;群體之言。《國語·晉語六》:“風聽臚言於市,辨祅祥於謡。”韋昭 注:“風,采也。臚,傳也。采聽商旅所傳善惡之言。”唐 劉禹錫《上杜司徒書》:“飛語一發,臚言四馳。”清 夏燮《<中西紀事>原敘》:“爰取昔日所藏,詮次成帙,坿陳肊見,以當臚言,藉備異日史家之采擇。”章炳麟《代議然否論》:“總統之選,非能自庸妄陵獵得之,必其嘗任方面與為國務官者,功伐既明,才略既著,然后得有被選資格,故雖以全國人民臚言推舉,不至怐瞀而失其倫也。”解釋:
(一)、傳言;流言;群體之言。
《國語·晉語六》:“風聽臚言於市,辨祅祥於謡。” 韋昭 注:“風,采也。臚,傳也。采聽商旅所傳善惡之言。”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飛語一發,臚言四馳。”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原敘》:“爰取昔日所藏,詮次成帙,坿陳肊見,以當臚言,藉備異日史家之采擇。”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總統之選,非能自庸妄陵獵得之,必其嘗任方面與為國務官者,功伐既明,才略既著,然后得有被選資格,故雖以全國人民臚言推舉,不至怐瞀而失其倫也。”
釋義:
臚言是漢語詞匯,讀音lúyán,出自《國語·晉語六》。
相關詞語:
一言堂薄唇輕言杯酒言歡閉口不言幣重言甘變色之言博聞辯言不茍言笑不堪言狀不可勝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狀不恤人言不言而信不言而喻背惠食言悖言亂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