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與
詞語(yǔ) | 黨與 |
---|---|
拼音 | dǎng y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同黨之人。《公羊傳·宣公十一年》:“納 公孫寧、儀行父 于 陳。此皆大夫也,其言納何?納公黨與也。”《新唐書·張廷珪傳》:“張易之 誅,議窮治黨與。”鄒魯《云南光復(fù)》:“哥老會(huì)首 余占標(biāo),不密其事,為 滇 吏偵知,被獲梟首,黨與遂散。”解釋:
(一)、同黨之人。《公羊傳·宣公十一年》:“納 公孫寧 、 儀行父 于 陳 。此皆大夫也,其言納何?納公黨與也。”《新唐書·張廷珪傳》:“ 張易之 誅,議窮治黨與。” 鄒魯 《云南光復(fù)》:“哥老會(huì)首 余占標(biāo) ,不密其事,為 滇 吏偵知,被獲梟首,黨與遂散。”
釋義:
dǎnɡ yǔ黨與--------------------------------------------------------------------------------同黨之人。例:時(shí)紹圣黨與尚在朝,人懷異意,以沮新政。——《宋史·徐績(jī)傳》《資治通鑒·卷六十四》:“今權(quán)力相侔,各有黨與。”
相關(guān)詞語(yǔ):
安危與共不偏不黨不足與謀褒貶與奪成群集黨成群結(jié)黨恥與噲伍曾無(wú)與二篡黨奪權(quán)大莫與京黨豺?yàn)榕?/a>黨同伐異多許少與黨惡佑奸黨堅(jiān)勢(shì)盛黨同妒異黨邪丑正黨邪陷正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