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道
詞語 | 取道 |
---|---|
拼音 | qǔ dà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選取經(jīng)由的道路代表團(tuán)將取道巴黎回國(guó)開避道路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解釋:
(一)、所走的路程。
《穀梁傳·成公五年》:“ 伯尊 來遇輦者,輦者不辟,使車右下而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遠(yuǎn)矣。’” 范寧 注:“所用鞭我之間,行道則可遠(yuǎn)。”
(二)、選取經(jīng)由的道路。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一:“適 章采南 修撰視學(xué) 閩 中,取道 上海 。” 阿英 《哀悼李克農(nóng)同志》:“我先率領(lǐng)一組同志,取道 皖 北,千里步行,先到 武漢 。”
(三)、猶言上路。
《史記·刺客列傳》:“至 易水 之上。既祖,取道。 高漸離 擊筑, 荊軻 和而歌。”
(四)、猶言開辟道路。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釋義:
取道,是指選取經(jīng)由的道路。
造句:
1、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進(jìn)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塞萬提斯
2、夫聖賢所陳,皆同取道德仁義,以為奇論異文,而俱善可觀者,猶人食皆用魚肉菜茄,以為生熟異和,而復(fù)居美者也。
相關(guān)詞語:
東道主安貧樂道安貧守道岸然道貌班荊道故暴虐無道暴取豪奪北道主人倍道而進(jìn)背道而馳兵行詭道伯道無兒霸道橫行班荊道舊卑不足道悲聲載道倍道而行倍道兼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