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蹇
詞語 | 跛蹇 |
---|---|
拼音 | bǒ ji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瘸腿。(二)、一瘸一拐地走。
(三)、指駑鈍之馬。
解釋:
(一)、瘸腿。
《莊子·達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淮南子·覽冥訓》“走獸廢腳” 漢 高誘 注:“廢腳,跛蹇也。”《漢書·韓安國傳》“ 安國 行丞相事,引墮車,蹇”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為天子導引,而墮車跛蹇也。”
(二)、一瘸一拐地走。
清 朱象賢 《聞見偶錄·毀禁邪神》:“數日,跛蹇而返。”
(三)、指駑鈍之馬。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汗血驅放而垂耳,跛蹇馳騁於鑾軒。” 晉 葛洪 《抱樸子·百里》:“審良樂之顏眄,不令跛蹇廁騏騄。”
釋義:
跛蹇,拼音bǒ jiǎn,出自《莊子·達生》,一瘸一拐地走。
相關詞語:
跛鱉千里鞭駑策蹇跛行千里才高運蹇浮湛連蹇蹇諤匪躬蹇蹇匪躬蹇人上天蹇人升天蹇視高步蹇之匪躬命蹇時乖磨鉛策蹇時乖命蹇時乖運蹇往蹇來連緣慳命蹇運乖時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