誑語
詞語 | 誑語 |
---|---|
拼音 | kuáng yǔ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騙人的話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做真。——《西游記》解釋:
(一)、說謊話。
《參同契》卷下:“惟斯之妙術(shù)兮,審諦不誑語。” 唐 白居易 《與濟法師書》:“如來是真語,實語,不誑語,不異語者。” 丁玲 《韋護》第一章:“ 柯君 露出一副欲哭的臉,握著他的手不放,非要他同去一遭不行,一分鐘也好,他全為要證實他并沒有誑語。”
(二)、騙人的話。
《西游記》第六七回:“倘或那妖精神通廣大,你拿他不住,可不是我出家人打誑語么?” 清 王筠 《菉友肊說》:“連篇累牘,盡是誑語。” 茅盾 《有志者》:“出家人不打誑語。先生,實在是你睡性好了點兒。”
釋義:
誑語,是一個名詞,意思是騙人的,或者說謊話或者說大話。誑語現(xiàn)在也有指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天方夜譚的事情,但是在現(xiàn)代這個科技發(fā)達的社會,只有人類想不到的,沒有人類做不到的事情,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或許這個社會誑語以后將會是可實現(xiàn)的。
相關(guān)詞語:
半部論語不經(jīng)之語不言不語讒言佞語沉吟不語出語成章出處語默出言吐語村學究語低聲細語對床夜語多言多語惡語傷人惡語相加惡語中傷風言醋語風言風語浮文巧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