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
詞語 | 蝸居 |
---|---|
拼音 | wō j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比喻窄小的住所。解釋:
(一)、比喻窄小的住所。常用作謙詞。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團圓》:“蒙君不棄,蝸居門戶生光彩。”《清平山堂話本·李元吳江救朱蛇》:“蝸居只在咫尺,幸勿見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 寧生 ﹞祭而祝曰:‘憐卿孤魂,葬近蝸居,歌哭相聞,庶不見陵於雄鬼。’”《花城》1981年第4期:“曾經有一個時期,蝸居有一近海之窗,晚上憑窗遠眺,可望對面半山及沿岸那一片璀璨的燈光。”
(二)、伏處;潛居。
明 王錂 《尋親記·遇恩》:“應知,數載蝸居,相看淡薄,斯文彼此相會,契合情投。” 柯巖 《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 張權 ﹞直到現在還仍然蝸居在因國家暫時困難而無法為她解決的斗室之中,連鋼琴還寄存在朋友處。”
釋義:
1.比喻窄小的住所。常用作謙詞。 2.伏處;潛居。
造句:
1、 窗外的雨淅瀝淅瀝地下著,我蝸居在教室的角落,任寂寞的細菌在潮濕的心頭滋生、蔓延。前面七米處的化學老師正講得唾沫橫飛,眉飛色舞,他的話像一條詭異的導火索從我耳中穿過,隨時都可能爆炸。
2、 減少蝸居時間,親近大自然。
相關詞語:
安居樂業安土重居別財異居變動不居別籍異居辨物居方別居異財巢居穴處鶉居鷇食辭富居貧辭尊居卑恥居人下恥居王后處尊居顯鶉居鷇飲蕩析離居蠹居棋處大名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