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東
詞語 | 西東 |
---|---|
拼音 | xī dō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西方和東方。(二)、用為偏義復詞,指西方。
(三)、泛指四方,無定向。
(四)、指酒杯。
(五)、猶東西。泛指什物。
解釋:
(一)、西方和東方。
漢 焦贛 《易林·隨之兌》:“兩心不同,或欲西東。明論終始,莫適所從。”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古塔認西東。”
(二)、用為偏義復詞,指西方。
唐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詩:“只慮迷所歸,池上日西東。”
(三)、泛指四方,無定向。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為利所誘怵也;迫,迫貧賤,東西趨利也。” 唐 孟郊 《過分水嶺》詩:“十步九舉轡,迴環失西東。” 宋 范成大 《釣池口阻風》詩:“回風打船失西東,柁癡櫓弱無適從。”
(四)、指酒杯。
宋 趙長卿 《朝中措》詞:“此去定膺先寵,且須滿醉西東。”
(五)、猶東西。泛指什物。
宋 張元干 《訴衷情》詞:“兒時初未識方紅,學語問西東。”
釋義:
1.西方和東方。 2.用為偏義復詞,指西方。 3.泛指四方﹐無定向。 4.指酒杯。 5.猶東西。泛指什物。
造句:
1、一樽別酒苦匆匆,還似隴頭流水,多西東。晁端禮
2、志士恨無窮,孤身走西東。投筆從戎去,刷新舊國風。
相關詞語:
東道主東窗計遼東豕避世墻東不識東家拆東補西拆西補東大江東去東奔西走東窗事發東床快婿東床坦腹東倒西歪東道之誼東方千騎東風浩蕩東風化雨東風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