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癃
詞語 | 疲癃 |
---|---|
拼音 | pí l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曲腰高背之疾。泛指年老多病或年老多病之人。 宋 張載 《正蒙·乾稱》:“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又有那真正疲癃殘疾的人,他卻那里有一日十二個錢來買穀。”(2).指苦難或苦難之人。 宋 曾鞏 《洪州諸寺觀祈晴文》:“蓋茲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 明 鄭若庸 《玉玦記·交兵》:“ 徐方 枕, 淮 夷靜。疲癃拯,黎庶寧。”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孔王祠》:“ 桂林 除跋扈, 梧 野起疲癃。” 錢玄同 《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外各界之評論》:“ 孫先生 這種精神,真是我們這疲癃老朽的民族起死回生的唯一圣藥。”(3).古代以成年男子高不滿六尺二寸者為疲癃。《文獻通考·戶口一》:“ 如淳 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疇官,高不滿六尺二寸以下為疲癃。”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疲癃之訛》:“今以殘病為疲癃誤也。 服虔 曰:‘丈夫高不滿六尺二寸者為疲癃。’”英文翻譯1.[書] aged and suffering from various kinds of diseases解釋:
(一)、曲腰高背之疾。泛指年老多病或年老多病之人。
宋 張載 《正蒙·乾稱》:“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又有那真正疲癃殘疾的人,他卻那里有一日十二個錢來買穀。”
(二)、指苦難或苦難之人。
宋 曾鞏 《洪州諸寺觀祈晴文》:“蓋茲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 明 鄭若庸 《玉玦記·交兵》:“ 徐方 枕, 淮 夷靜。疲癃拯,黎庶寧。”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孔王祠》:“ 桂林 除跋扈, 梧 野起疲癃。” 錢玄同 《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外各界之評論》:“ 孫先生 這種精神,真是我們這疲癃老朽的民族起死回生的唯一圣藥。”
(三)、古代以成年男子高不滿六尺二寸者為疲癃。
《文獻通考·戶口一》:“ 如淳 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疇官,高不滿六尺二寸以下為疲癃。”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疲癃之訛》:“今以殘病為疲癃誤也。 服虔 曰:‘丈夫高不滿六尺二寸者為疲癃。’”
釋義:
疲癃,指曲腰高背之疾,或指苦難或苦難之人。
相關詞語:
筋疲力竭筋疲力盡精疲力盡汲引忘疲筋疲力倦精疲力竭精疲力倦樂此不疲力盡筋疲疲于奔命疲憊不堪師老兵疲疲心竭慮明鏡不疲師老民疲筋疲力敝馬疲人倦疲精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