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旆
詞語 | 懸旆 |
---|---|
拼音 | xuán pè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懸斾 ”。1.懸掛旌旗。 南朝 梁 沉約 《為安陸王謝荊州章》:“懸斾出關,徒違絳闕?!?2).比喻心神不安?!端鍟の膶W傳·孫萬壽》:“迴輪常自轉,懸斾不堪搖?!?唐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詩:“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h2>解釋:(一)、亦作“ 懸斾 ”。懸掛旌旗。
南朝 梁 沉約 《為安陸王謝荊州章》:“懸斾出關,徒違絳闕?!?/p>
(二)、比喻心神不安。
《隋書·文學傳·孫萬壽》:“迴輪常自轉,懸斾不堪搖?!?唐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詩:“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釋義:
懸旆,讀音xuán pèi,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懸掛旌旗。
相關詞語:
百結懸鶉辨如懸河辨若懸河刺股懸梁倒懸之急倒懸之危倒懸之苦陡壁懸崖附贅懸疣附贅懸肬高懸秦鏡掛印懸牌孤懸浮寄孤懸客寄解民倒懸久懸不決抉目懸門口若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