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
詞語 | 征信 |
---|---|
拼音 | zhēng xì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考核證實;取信,憑信。解釋:
(一)、考核證實;取信,憑信。
唐 柳宗元 《徵咎賦》:“再徵信乎策書兮,謂炯然而不惑。” 清 方苞 《臺拱岡墓碣》:“豫為銘幽之文,其言視不肖子 苞 為可徵信於后世。” 沉昌直 《<柳溪竹枝詞>序》:“故大之如二《雅》三《頌》,既在在為國故朝章所寄;小之即閭巷歌謡,所陳者不出一鄉一里之間,而語本天真,事皆徵信,寥寥短章,亦實為一方志乘之所自出?!?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志怪之作,《莊子》謂有齊諧,《列子》則稱夷堅,然皆寓言,不足徵信?!?/p>
釋義:
征信一詞源于《左傳·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于其身”。其中,“信而有征”即為可驗證其言為信實,或征求、驗證信用。征信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并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征信就是專業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依法采集、客觀記錄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對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一種活動,它為專業化的授信機構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的平臺。
造句:
1、畢業后我到處寄應征信,但就像泥牛入海般,毫無回音。
2、浙江臺州清泉醫藥化工有限公司通過浙江省企業聯合征信平臺信用記錄校驗,成為浙江電子口岸誠信檔案會員。
相關詞語:
半信半疑背信棄義不言而信抱柱之信半信不信半疑半信暴斂橫征背義負信東征西討篤信好學東討西征東征西怨風信年華繁征博引果于自信寡信輕諾果刑信賞橫征暴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