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扇
詞語 | 卻扇 |
---|---|
拼音 | què sh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卻扇”。古代行婚禮時新婦用扇遮臉,交拜后去之。后用以指完婚。解釋:
(一)、亦作“卻扇”。古代行婚禮時新婦用扇遮臉,交拜后去之。后用以指完婚。
北周 庾信 《為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分杯帳里,卻扇牀前。”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花燭》:“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壻、卻扇及觀花燭之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 灞州 一宦家娶婦,甫卻扇,新婿失聲狂奔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卻扇之夕,風撲花燭滅者再。”
釋義:
成語典故 --- 卻扇釋義:卻扇,舊時婚俗,新娘出嫁,須得蒙頭遮面,其用意有兩種:第一是“遮羞”,第二是“避邪”。
相關詞語:
擺袖卻金閉關卻掃閉門卻掃閉門卻軌長慮卻顧長念卻慮傳風扇火冬扇夏爐杜門卻掃蜂扇蟻聚綸巾羽扇還年卻老情不可卻秋風團扇秋扇見捐卻之不恭情面難卻秋風紈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