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詞語 | 自遣 |
---|---|
拼音 | zì qiǎ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自己排遣愁悶,寬慰自己解釋:
(一)、發(fā)抒排遣自己的感情。
唐 元稹 《進(jìn)詩狀》:“自律詩百韻,至於兩韻七言,或因朋友戲投,或以悲歡自遣。”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和 淵明 之詩,藉以自遣爾。”
釋義:
自遣,為陳述式(主謂式)復(fù)合詞,意為發(fā)抒排遣自己的感情。唐詩中有多篇以“自遣”為題的作品,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羅隱等詩人的《自遣》詩。
造句:
1、 獨(dú)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龔自珍
2、 開慶元年,蒙古大舉攻宋,賈似道擅自遣使詣忽必烈軍前請和,許割江為界,歲奉銀絹各20萬。
相關(guān)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guān)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不自量力